育儿难题: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
文/米小妈妈
女儿的脸颊上有半颗黄豆大的胎记,淡淡的黑色,这成了女儿最近一块心病。
其实,不仅是女儿,我和先生也在为那块淡淡的胎记担忧着,这该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大吧?颜色该不会加深吧?这什么时候去做个微整形手术合适呀?该怎么跟米小解释让她不必要为那点的胎记忧愁?……
那胎记什么时候冒出来的连我都不清楚了,小时候还没有,翻看一两岁的照片也没有,于是关于胎记的话题就经常出现在家庭讨论中。
为了让女儿接受那颗胎记,我给她编撰了很多的故事。
比如这样的:每个孩子都是个天使,可是孩子太多了,天使又住在天上不跟孩子们一起生活,所以每个孩子得有些特别的才能让天使找得着你们呀!
再比如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胎记啊,你看爸爸的胎记在后背上,妈妈的胎记在胸口,所有人都有胎记的,只不过你的胎记长在脸上罢了。
还有这样的:胎记其实是黑色素的沉积,我们多运动多吃水果,他们就会慢慢的变淡的。
也有这样的:这淡淡的胎记根本没什么,你看用妈妈的那些遮瑕膏轻轻一抹,全部搞定。
也有超现实版的:你看你天天忧愁有什么用啊,胎记还在那里,不增不减,它也会跟随你一辈子,不要想这些没用的。
还有后现代主义的:没事,现在整形技术这么发到,等长大了到医院,换一块屁股上的皮到小胎记那就ok了!
……
总之,为了那块半颗黄豆大的淡淡的斑痕,我费劲心思。
而这么多种解释,持续了一两年时间的潜移默化都抵不上女儿同学的一句话:“米小,你看你脸上有个小斑,丑死了”来的具有攻击性和杀伤力。
“妈妈,我的好朋友说我脸上有这个胎记很丑,为什么你们都长在别的地方,只有我长在脸上”?女儿照着镜子,手里拿着我的粉饼一遍又一遍的抹着。
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吼一嗓子“放那边去,妈妈都说了没事,你怎么就不相信呢”!
其实我知道,吼了也白吼,对这个如此复杂的难题,需要的是耐心,让米小接受那颗胎记,当然更是接受真实的自己。
这,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
“小黑蛋,小黑蛋,一点不好看”这是在我小学时期被大家公开的贴在我身上的标签。因为遗传父亲的基因肤色呈小麦色,所以这惨淡的肤色成为我在某种程度上自卑的重要原因。
从小学直至大学毕业,直至如今30出头,我还在为此喋喋不休。
为肤色问题,我讨厌过父亲,我更讨厌过母亲“你为什么要嫁给他?你要是不嫁给他,我出生了也不会这么黑”这样的抱怨在青春期里说了无数遍。
“老公,家里所有的镜子一定都得显得皮肤很白才行”家庭装修时,这是我跟先生提出的唯一的要求。
你看,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为此跟自己较劲。
直至30那年。我终于淡淡的松了口气,不必和自己较真了,就这样吧,较真也没用。
也因为自己多年来为此背负的压力,所以更希望能让女儿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少一些因为这些特殊性而带来的自卑。
当然,除了脸上的那个小胎记,我更希望引导女儿能接受最为真实的自己,那颗胎记、圆圆的脸或者在今后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不完美。
接纳真实的自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我来说更是挑战。挑战的不是如何接纳自己,在这么多年和自己的较劲中,我已经败下阵来,踏踏实实的知道自己就是那么个血肉之躯罢了,也就心平气和了。挑战在于如何让女儿接纳她自己,甚至包括在未来路上出现的各种比较之下的不平衡。
不仅仅是这胎记、出生、父母的外貌、父母的年龄、父母的学历、父母的工作、父母的收入水平、父母开的车……等等在比较之下都会成为他们自卑的理由,而我要为此努力的是让她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和最真实的生活。
这个夜晚,看着窗外昏黄的路灯,偶尔的汽车鸣笛,听着女儿均匀的呼吸以及自己刚买的一堆美白的化妆品。
感慨,做父母不易,育儿不易,唯有放慢节奏,每天坚持灌输一点,矫正一点,阅读一点,温和一点,前进一点,这大概才是生活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