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转载陈禾先生《我不?我要?宝宝“抓狂”怎么办?》
乐乐
发布于2012/04/24 21:24 |
阅读(2422) |
查看评论(4)
少教多学随想 59 文/陈禾
新手爸妈最受不了的就是:原来很听话的宝宝,突然就进入“抓狂”状况。要他做什么事,总是回应“我不”;不能做不许做的,偏偏就是“我要”。那股执拗劲儿,任你用尽各种招数他都不回头。不顺他的意,就立刻大哭大闹,可是当你要他说出究竟想怎么样的时候,他又说不出,好像根本就没有想法,但就是不听你的。“气不打一处来”,爸爸妈妈这时候都没辙了,想骂骂不出口,想打下不了手,怎么办呢?
这就是两岁上下的宝宝,不少父母口中的“磨人精”。为什么宝宝会变成这个样子?难道他们都是故意来惹父母生气,瞧着你气得全身冒烟他才高兴吗?也不,看他们哭着闹着并不开心,而且很烦躁,在看到妈妈被他气哭了,他哭得更大声,而且惶恐。那么他们究竟在干嘛?真的就为“磨人”?爸妈怎么办?
是的。“我该怎么办?”许多爸爸妈妈给我描述的情况都差不多,而最后说的都是同一句话:“我该怎么办?”
传统的三板斧教育
在早一些时候的家长,或者说“奉行传统家庭教育的家长”,在面对这种抓狂宝宝的时候怎么办?他们很简单,只用三招:
第一招:大吼一声,随着一顿责骂;
第二招:打他两下,随着一阵唠叨;
第三招:不予理睬,任你去哭去闹。
这三招可以分开行使,也可以连贯施展,因为不必思考,毋须技术,只凭本能,所以号称“三板斧”。三板斧无论怎样砍,都能够立竿见影,宝宝很快就没再闹——不是躲到一旁去慢慢哭泣,就是跟前跟后拉着妈妈的衣角乞求关爱。这种恐怖的经历的确能够让宝宝不再抓狂。宝宝于是越来越“乖”,他知道大闹小闹都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学会观颜察色,看到爸爸扳着脸孔,立刻就远远避开;看见妈妈阴沉的脸,什么要求都会暂时闭口。他知道,爸爸妈妈都是说到做到的行动派:你嫌弃玩具不好玩,一话不说,拿起来就砸烂、抛弃;你不想吃饭,立刻就将饭菜倒了,让你饿得眼冒金星,他们也只顾忙于自己的事,不会再看你一眼。拥有无上威严的爸爸妈妈,你不能挑战,于是只好顺从。顺从的结果,爸爸妈妈看到你很听话,就夸你乖,时时在为你“设想”,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这三板斧家教“的确有效”,所以许多父母互相借鉴,成为一种常态。
然而很乖、很听话的宝宝,以后长成什么样?在以父母为中心的传统家庭教育中,他们是不会关心孩子的个性发展的。至于孩子以后变得孤僻、自私、不自信、没耐心、不讲理、冷漠无情、缺乏主见、没有创造力……,他们没这么多的想像力,即使想到了,也未必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孩子现在很听话。至于偶尔出现的异常状况,那时才来见招拆招,反正我说了算,孩子奈何不得。惟一遗憾的是,孩子越长大就越疏远,亲子关系很差,但到了有这个感受的时候,已经无可奈何,就只能埋怨社会风气欠佳了。
新爸新妈的困惑与焦虑
现代新爸新妈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风向和新思潮已经不允许你继续成为一个旁观者,家长的传统威权受到冲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自由、民主,以及尊重孩子的需求的思维开始改变着人们的处事方式。原来大家认可的家庭教育,突然都失去了依据:身为父母,都知道了“三板斧”的管教手段祸害无穷,即使实施,在新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不会再那么轻易屈服;勉强用上一两回,过后总有一种负疚感,而且效果也无法达到。
●都是独生子女,是好是坏只有一次机会,对于孩子的未来,谁也不敢大意。然而社会并没有提供任何便利:怎样教育子女?上学时期没有机会学习,当了父母后很想学一学,但政府只出政策,专家只说道理,每天听到的都是你必须怎样教育孩子。这就好像你想练好拳脚,眼前只有拳谱,你照着招式去练,练得再纯熟,在面对对手的时候,他并不像师傅那样按照你熟悉的招数出拳,结果还不是在手忙脚乱中被打得鼻青脸肿?何况孩子也不是你的敌手,教育孩子并不是“打得他心服口服”就了事?
于是可想而知,在面对抓狂的宝宝,没有经验的新爸新妈必然束手无策。而结果,就是在无奈与焦虑中脾气越来越坏,情绪越来越急躁,处事越来越失去章法。
先不说承受一切不良后果的是孩子,父母也没有一天过得安然舒畅。
究竟宝宝怎么啦?
想好好培育宝宝,新爸新妈都必须了解宝宝的“抓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宝宝根本就没问题,也不是所谓“抓狂”,这是他正常不过的成长阶段。
宝宝在爸爸妈妈的抚育下渐渐长大,能自己坐起来,能向前爬行了,他看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他开始倾注于眼前所见,想知道那是什么?好玩不好玩?他想自己去探索、去了解,不愿意被别人打搅,然而又因为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验,他害怕被伤害、害怕失败,于是一种又要又怕的心理让他期待爸爸妈妈的支持,同时又怕爸爸妈妈的干预,在患得患失的情况下,常常说不出他究竟想干什么,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最令爸爸妈妈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忍受的事,例如:
●妈妈准备好了饭菜,叫宝宝吃饭。可他就是不理睬,继续玩他的玩具。分明是他最爱吃的东西,可就是任由你威迫利诱,他都一动不动,他都是“不”,没有商量的余地。
●洗澡的时间到了,妈妈再三叫他,用好玩的玩具引诱他,可他就是趴在地上涂鸦,雷打不动。妈妈忍无可忍地把他抱去卫生间,他哭了,拼命挣扎,挥手就打,仿佛要上刑场。其实他平时最喜欢洗澡时玩水。
●要带他出门了,就为了穿哪件衣服,为了先穿衣服还是先穿鞋子,和妈妈闹得很不快乐。即使一切准备就绪,出门时就因为妈妈开了门,他又发脾气、不干了,最后只好关上门,再让他去开,这才平息了他的怒火。
●爸爸下班回家,想先喝杯茶,再帮妈妈做饭,可宝宝却给他一个打破的玩具,要他“做回来”,尽管爸爸一再说做不了,承诺回头吃完晚饭就带他去买个新的,他就是哭闹着不答应。
●该上床的时候了,可宝宝就是要继续在地上骑大马,要在沙发上蹦跳,不让他玩,他就会哭得像杀猪一样大声喊着“我要”、“我要”。
太多让爸爸妈妈束手无策的行为,举不胜举。
站在大人的角度,看来几乎是不必想也能懂得该怎么做的事,可在宝宝来说,他会想得很多很多,想得莫名其妙。事实上他们是不是想得太多?是不是存心折腾父母呢?不,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要那么做。
了解并接受宝宝的特点
正常成长的宝宝,在1.5-2.5岁阶段都将进入所谓“敏感期”或“逆反期”。有的宝宝,爸爸妈妈一开始就很认真地对他进行五感刺激和认知教育,他大脑发展得快,感觉敏锐,敏感期会来的早些;有的宝宝,爸爸妈妈对他无所作为,心智发展比较迟缓,敏感期也就相对迟缓,甚至没有明显的表现。从宝宝的心智成长来说,前者可喜,后者令人惋惜。没有经过敏感期的体验,或者爸爸妈妈的教育手段拙劣,无论是一味抑制或相反地肆意放纵,都将对宝宝的心智发展造成大害。
那么,正常的敏感期宝宝会有哪些特点:
1. 自主意识:宝宝“任由摆布”是因为自己能力做不到,所以只能用哭声来表达诉求,让爸爸妈妈替他做、满足他的需要。但当他发现自己的双手能抱住奶瓶的时候,他就有自己抱着的意愿;当他发现自己能够追着滚动的小球,他就想自己去拿回,不愿意别人代劳。这种感觉化为行动以后,成功的经验让他获得鼓励,更想自己去做;失败的经验让他产生再尝试的兴趣,只要你不打击他、终止他的尝试机会,他的“手脑并用”的时代就正式开始了。
2. 能力试探:在大人看来是很冒险的动作,宝宝都想尝试。危险是你的看法,他并不知道,所以当他看到你把电插头插入插座后电风扇就会转动,他看着插座时就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念头:“那是什么!”他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有了自主的意识,他不会在没有经过体验就改变主意。“能力”必须在体验中去发现,你阻止他进行某个体验,他当然不依不饶,即使那是非常危险的行动,你也必须通过可行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他完成能力体验的愿望。
3. 秩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大人会凭经验,通过思考作出判断,然后调整顺序。宝宝没有经验,无法通过思考重新建立行动计划。所以他只会按照经验或自己已经有的想法去做,你的行动或做法抵触了他的想法,他就会反抗。例如他已经想好了出门时由他开门,让你先出去,他再出去,然后由他关门。你开了门,破坏了他的秩序,所以即使你已经走出门,也必须回来,关上门,再让他按自己的思路重新来过。
4. 专注力:宝宝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正在做的事情,总是倾注了全部精力的,这时他绝对不允许任何破坏。所以当你把他抱起来的时候他挣扎哭闹,并不是说他不爱抱抱,而是当时他正在做着某件事,或注视着某样物品。他在玩着玩具的时候拒绝吃饭,正在涂鸦的时候不愿意洗澡,都是同一个道理。
5. 体验学习:敏感期宝宝都是学习欲望最为强烈的时期,他周遭所见所闻,可谓样样新奇,对他充满着吸引力。所以只要是身体健康,精神充足,小脑袋总是不停地想,双手总是不停地动。任何大人眼中的可笑行为,在他都是正经八百的尝试。满足他的这些体验,就是支持他的学习。
6. 恐惧:恐惧来自经验。宝宝在体验中渐渐由无知无畏到知所恐惧,都是经验的累计。因此,如何让宝宝在产生恐惧时适时引导他认识真相就十分重要。因为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将影响宝宝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所以千万别采用恐吓的手段来制止宝宝的某个探索行动。
爸爸妈妈都必须认识宝宝的这些成长特质,了解这些特质对宝宝心智发展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接受它。决不以成人的思维来看待宝宝的怪异行为,否则,疏忽了敏感期的有效教育,将来将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应对敏感期宝宝,家长必须运用智慧
智慧来自生活实践,无关学历,也不受身份和年龄所影响,但是却受到学习能力、思维习惯、价值观和个性的制约,所以每个家长在和孩子互动时候表现出来的智慧,就有很大的差别。为了应对敏感期宝宝的“抓狂”,使自己能够引领孩子共同成长,亲子教育要求每一位父母都在成为家长后,完成两个学习任务,使自己的智慧能够充分发挥,不至于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进退失据。这两个学习任务中,首先必须从亲子关系的理念上建立以下三个认同,你做到了,才会有运用智慧的条件:
1. 明确自己的家长定位:在家庭逐渐社会化的今天,家长再也无法紧握居高临下的威权,孩子也不可能成为父母的附庸。所以,无论你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人格上和孩子都是平等的,你必须接受“孩子是独立个体”这一事实,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要,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这样,你才能被孩子接纳,并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父母虽然是宝宝成长的领航员,但同时也是共同前行的合作伙伴。
2. 了解并接受自己的特点:家长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生涯规划、价值意识,乃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都必须有个客观的“警觉”。不了解,或者虽有所了解却不承认不接受,你就没有学习能力。例如急躁的个性,你承认确实存在,那么,在面对孩子做出不如预期的事件时,你就会有所警惕,不会立刻火冒三丈,做出不理智的回应。再如急功近利的思想,你承认有这倾向,那么在面对孩子拒绝你的指示的时候,你才会警觉,因而就会容许孩子去做并非你设想好的事。
3. 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点:孩子的特点,特别是敏感期的种种特点,就算不能全面了然,至少也要大略掌握。能够知道宝宝想干什么,你就不会认为他在“抓狂”,你才能够把握尺寸,做出适时适度的回应。能够了解孩子的本性和他想做某件事的原始动机,你就不会埋怨他“总不听话”,你就知道他并非“叛逆”,不是有意和你对着干。这样,你就会随时检讨自己的言行和改去对孩子颐指气使的习性,你才会尽可能地去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
这三个认同十分重要。能够做到,你就能够拥有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比如入厨做菜,只要你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到超市买来全部的食材,但是食材怎样处理?怎样搭配?怎样烹调?即使你看着食谱,看着钟表,一边动手操作,也不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为什么?选用什么食材、怎样处理、怎样烹调,这都是知识,学了,记忆了,你就懂得。但懂得未必就有行动能力,有行动能力未必就能够做得恰到好处。行动能力和行动的细节掌握来自经验的积累,能够把经验用于掌控整个操作过程,那是智慧。教育孩子也一样,你学会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只是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去实践,那是智慧。但这智慧的运作是有条件的:你必须知己知彼,能够警觉自己和孩子在互动中可能受到的种种干扰和歧见,你的智慧才能发挥出来,才能适时适性地运用自如。
应对敏感期宝宝的“恐龙战略”
许多家长在应对敏感期宝宝的时候,无师自通地发明了许多绝招,或者借鉴了其他家长的“宝贵经验”,或者接受了某些不太懂得教育的家教专家的建议,于是我们看到了以下各种策略:
● 放养:宝宝想怎样就怎样,只要不出乱子,便不加干预。表面上看这是讲求民主和尊重孩子,事实上是在逃避责任、是无作为。宝宝想做什么,危险性该由家长来评估,避开危险的能力该由家长来传授,一次体验的结果能够给他获得什么教育该由家长来帮他总结,遭遇挫折时家长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宽慰,家长既然是宝宝前行的领航员,怎能弃之不顾?
●斗智斗勇:有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宝宝善于观颜察色,并且不断地测探家长的底线,一有机会就为所欲为,所以家长应该和宝宝斗智斗勇,迫使宝宝服从。这种主张把宝宝和家长放在对立面,根本违背教育原理,何况宝宝也没这么大的智慧,更不会存心和家长“斗”。如果家长以这种方式来和孩子互动,孩子将渐渐学会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变得是非不分,耍赖撒泼,种种负面习性养成以后,就很难教育了。
●反向操作:家长违背教育原理,只要求宝宝听话。既然宝宝总是“反对派”,那么就耍点儿“阴谋”,要宝宝向东,就故意要他向西;要宝宝穿鞋,就故意叫他光着脚板。结果宝宝除了是非不分之外,还知道了家长不能信任,渐渐学会独断独行、撒谎,任何事情都不敢和爸爸妈妈说。当然,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个性越来越孤僻。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宝宝,后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冷处理:先干预、否定宝宝的想法或行为,触发了宝宝的抗拒情绪,在宝宝啼哭或撒泼后,便撒手不管,任由宝宝去发泄。有家庭教育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手段,事实上,这种互动方式只能让宝宝的负面情绪不断滋长。宝宝经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总是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惹得父母生气,心中充满负疚感,经常处在恐惧与不安中。除了没有安全感之外,还背负着自责的心理枷锁。
●胡萝卜和大棒:用奖赏来鼓励宝宝听话,用责罚来警戒宝宝的不听话。表面上看是赏罚分明,很讲原则。但事实上,这等于向宝宝传达一个信息:我说什么,你就得听从;我说做什么,你就不能不做。这种教养方式和传统家庭教育一样,以家长为中心,忽视宝宝的自主需求。其结果除了宝宝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以外,还学会了以讨好父母换取好处,进一步学会了和父母讨价还价,忽略了体验学习的目的和价值意识的培养。
●讨好与迎合:和“放养”方式不同,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一味溺爱,忽视教育的需要,宝宝要什么给什么,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甚至主动提供各种方便,只求宝宝不来烦他。宝宝知道大人对他疼爱,于是养成需索无度,而家长却与取与求,结果养成了宝宝种种的坏习惯,不爱学习、没有动手能力、情绪化、不讲理和依赖性等种种不良后果渐渐形成。
有效可行的“双赢策略”
“双赢”绝不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竞赛,而是根据教育理念设计的一系列可行有效的教育手段。这套互动教育的秘诀在于,家长充分运用智慧,主动地为满足宝宝的探索热情和追寻自我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并且适当地应用一些谋略,让宝宝在弹性思考和多种选择下,感觉到即使某个要求不是自己原先所期望的,但家长仍然支持他的做法,满足了他的需求。
这套策略有4个技术层次,缺一不可:
1. 家长的教育能力:无论学历高低,生活是否忙碌,在宝宝敏感期来临之前,家长必须具备5项能力:
①能够放下身段,以平等的身份、和蔼的姿态、温婉的言谈和宝宝互动;
②了解并接受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够克制自己的浮躁情绪,不轻易发脾气;
③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质与表现自主意识的强烈欲望,不遏制或打击他的体验需要;
④保持耐心,放慢生活节奏,让思维和行动尽量与宝宝同步,能够理智地“等待”宝宝前行;
⑤在宽松的氛围下做好生活管理,让宝宝感受每天的活动都是有规律、有必须遵循的原则。
2. 创造安全的活动空间:与其担心宝宝遭遇危险,不如预先做好危险的防范:
①安全措施:宝宝活动的场所,危险物品如刀具、玻璃器皿都尽可能收藏,电插头可加上安全护罩,尽量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生活环境;
②自我保护意识:预先的、主动地引导宝宝认知危险事物,建立宝宝的危险意识。例如攀高或跳下,怎样才能保证不发生危险?哪些些物品不能用手触摸?哪些物品不能放进口里?哪些人的话不能相信?
③自我保护能力:主动地、不失时机地教导宝宝如何避开危险,知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例如怎样和陌生人对话?打破杯子的时候该怎么办?在百货公司里找不到妈妈时该怎么做?
④危险评估:在宝宝完成某个活动时,引导他学会评估可能发生的危险,懂得如何防范危险。例如自己从饮水机取用热水,虽然没被烫伤,也要乘机引导他认识这样做可能遇到的危险。
3. 沟通技术:掌握好和宝宝的沟通技巧,采用顺势引导而不以粗暴的遏制方式回应宝宝的需求:
①鼓励宝宝说出他准备做什么?想怎样做?如果在做的过程中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他会怎样处理?先听宝宝说,再表明支持他的做法,但给他一些必要的提醒或建议。这么做,宝宝就会乐意和你商量,不会有抵触情绪或叛逆的行为;
②在宝宝提出不合理或不可能实现的需求时,引导他思考这么做可能发生的后果,建议他想想那时会怎么样?再顺势引导他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虽然宝宝是在你的提点下改变了主意,但在感觉上,他仍然会觉得那也是他自己的决定,同样可以获得满足感;
③在宝宝非得要进行一项冒险的行为时,不直接拒绝、也不否定,而是表明很想支持他的想法,但担心他的安全。这时鼓励宝宝一同来思考更有安全保障的做法。例如宝宝想从桌子上跳下来,怎样才不会跌伤?可以在地上铺一块垫褥吗?可以不可以让爸爸接住他?这样,宝宝就会在体验中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轻易尝试,并不是爸爸妈妈不让他做。
④在宝宝以不适当的方式例如耍赖、撒泼来胁迫你答应他的要求时,必须掌握好慢、稳、信三字诀:慢就是不着急,你不着急,他便会警觉这办法失效,弱化了他的坚持力;稳就是坚守原则,心平气和地提醒他平时说好的约定,原则不能改变;信就是表明相信宝宝会讲道理,遵守约定。当然,你还可以根据平日的约定给他施与一定的处罚,但是必须让宝宝明白:他必须接受处罚是因为他的表达方式不适当,不是因为他提出的要求和不合理。
4. 激励技术:以激励取代奖励或惩罚是教育敏感期宝宝的最有效利器:
①奖赏会逐渐形成利益交换,而且奖赏的行为很容易被宝宝理解为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敏感期宝宝总是透过各种尝试来体验自己的能力,他需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一件物品或一顿食物的奖赏,或一句“宝宝真棒”的夸赞,固然可以让宝宝高兴一阵子,但这对宝宝毫无意义。宝宝这时候需要的是“肯定”,对他的行为、对他的想法、对他的努力过程的肯定。例如,宝宝好不容易叠得高高的积木,他正在想像那是一座桥还是一棵树的时候,积木倒下了,他会立刻对自己生气,会伤心地大哭起来,这时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发泄。当妈妈兴冲冲地指着倒在一边的积木说:“宝宝好厉害哦——昨天叠七块积木,今天能够叠九块,宝宝进步了呀!”在妈妈的掌声中,宝宝很快就会停止哭声,再度动手了,他想的是:我还可以做的好高好高!
②惩罚是必须的,但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或者并非事先约定好的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对于宝宝都是祸害。惩罚的目的是让宝宝感受到不舒服不快乐,因而以后不再犯错。但宝宝从事各种探索,就算做得不好,他也没有犯错啊,反之,家长的无理责骂那才叫犯错。因为宝宝不听话你就处罚,那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许多混淆是非或不问是非的惩罚,都是在对宝宝进行负面教育。
③激励方式:有效的激励是让宝宝完成一次成功的体验,所以不是凭空夸赞,也不是大谈道理和好处,而是有计划地引导他动手去做,让他完成一次体验,让他获得快乐和感受自己的能耐。换句话说,激励不是“说”,而是给他一系列可行的“做”,做了,他就懂得;做得好,他就满足。所以告诉他怎么做,让他享受成功的欢乐,他就不会总是“我不”,或“我要”。(文/陈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