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zhu_dz1980  发布于2012/06/27 09:07 |  阅读(3339) | 查看评论(0)
6、人际沟通:有效地与其他人相处
  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够主动与人接触
  接受根自己不同的人
  能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行为
  能面对公众说话
  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
  
  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人,会欠缺上面36项中某些心理素质,同时会有与那些素质有关的问题出现。如果了解了自己的状态与需要,就可以不断提醒自己、约苏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版主自己补回那份成长。
  
  社会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c H.Erikson)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出现困扰。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形成。我发现很多辅导个案的情况与他说的吻合:今天的心理障碍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第一个阶段:1岁以前——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个阶段:2岁~3岁——自主与羞愧
   ●第三个阶段:4岁~5岁——主动与内疚
   ●第四个阶段:6岁~11岁——勤勉与自卑
   ●第五个阶段:12岁~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下面简略地介绍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第一阶段:1岁以前——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拼命地寻找一个人依赖的对象;
   ●需要别人照顾;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2岁~3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家长示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产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及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得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好别人。
  
   第三阶段:4岁~5岁--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活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常常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发而因他做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和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有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岁~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来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凡事要求完美;
   ●经常拖延及耽搁;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2岁~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找出怎样适应世界的方法;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界定自己对于异性的身份;
   ●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及感觉,尝试新的想法,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不能确定人生目标;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 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需要凭拥有的财物、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地位。
  
  在女孩10岁-12岁的时候,应该把她交给母亲照顾,培养出与母亲的亲密关系。受到母亲的影响,她成长后便对男人有足够的尊重,与男人相处也会关系融洽。同样,男孩在10岁-12岁的时候,应该让他发展出与母亲的亲密关系,让父亲引导他产生对女人的正确态度。
  
  自我价值(身份)包括了一个人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自我价值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任何能带给自己很多价值的东西,自己都会爱护它。对它有了爱护之心,才会尊重它的存在。自信不足的人,不会爱护自己,也会做出种种事情去使别人不爱护自己;自爱不足的人,不会在乎如何尊重自己,也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必须现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建立足够的自爱和自尊

 日志分类:摘录 |  评论  |  阅读(3339)

 

 

 zhu_dz1980的日志

zhu_dz1980加入的小组 · · · · · ·(全部

桔瓣广场
303成员

家有小学生
118成员

职场妈妈
116成员

辣妈说新闻
66成员